top of page

​網上展覽

​文字創作 | 藝術家專訪

 

藝術存在就能帶來改變──含蓄、古沁

文:陳曉桐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含蓄與古沁是大生圍村民熟悉的臉孔,這是他們第二次以合作單位形式參與「塘食源野藝術節」。古沁自大學起便熱衷於製作紙張,好以不同植物造紙,感受質感的變化。至於被大眾定位為插畫師的含蓄,其實還會以不同形式進行藝術創作:「『畫』這個字很有趣,同一時間也能代表繪畫的動作。除了畫在紙上,還能有許多延伸。例如畫一個模具,令作品變得立體。」這年,古沁將以大生圍中的各種植物纖維造紙,再用以作為街招。而含蓄則會以他製作的模具將餵魚用的麵包壓成不同形態,供參與者以更有趣方式體驗餵魚的過程。

 

今年因疫情關係,駐村藝術家不能如往年一樣於大生圍長駐。二人均慶幸去年的參與,早就讓他們與村民建立深厚的感情。「我曾駐過村一段時間,常跟村民一同用膳、相處,聽過許多這裡生活的故事。」含蓄回憶去年的經歷。今年因為疫情,村民的戒心重了許多,看見外人戴口罩進村會心生恐懼。幸而早就建立的情誼沒有被恐懼吞噬,每次入村仍會收到村民的關心,有時會收到村民送贈的農作物。「當你在超市購買食物時,不一定會知道它曾在大自然中擔當什麼角色。認識種植農作物的人,讓我與他們產生了強烈的連結。」古沁如是說。

 

有了過往的經歷,村民如蘭姨、成哥早就習慣了藝術家的存在。以藝術家身份入村,含蓄認為他有責任告訴村民,藝術是什麼。「我有什麼行為、在這裡建立了什麼,就是告訴他人藝術有什麼功能。莫說老人家,年輕人也未必懂什麼是藝術。或許直到現在,村民也不清楚我們是來幹什麼的,但他們不會反感,反而會好奇。」事物一旦存在,就必然有它的影響,蝴蝶效應就是這樣衍生的。參與者固然會被大生圍之中的經歷、藝術作品影響,古沁期望能夠引起大眾思考:「一如農作物和手造紙,許多以為必然的事物,其實要經過許多時間才會來到我們的手上。」。而含蓄並不在乎作品為大生圍帶來影響大或小,他笑說:「蘭姨每次餵魚時都可能會見到塘邊有些公仔可以用來餵魚,她的生活變得有趣了,這已經是一個很棒的影響。」凡存在必帶來改變,他們遙望着魚塘,期待着即將發生的可能性。

感想.jpeg
bottom of pag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