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op of page

網上展覽

工作坊 | 源泥可以造器具!

2020年11月至12月 期間

以金屬工藝連結生活,沙模鑄造等技術,製作日常生活的器物 。

暫時離開工作室,到香港的元朗區大生圍,帶學員到大生圍寫生,再將風景造成銅染器具,睇下風景認識下雀仔,畫下畫。收集來自土地的作物,收集長得漂亮但被棄置的廢料,收集同呢個咁美麗嘅地方有關的小東西。用沙模鑄造的方法倒模制成純錫小器物,做成小碟用來載小食?做筷子座?都冇所謂。因為已經被這片高高的天,看起來好迷你的山吸引住。

 

作物離開土地後會腐化會枯萎,日久失修的建築物會瓦解。用倒模的方式來將這種最美好的一刻、崩壞中的狀態記錄,變成永恆,是否一種另類攝影的方式?

 

最後好認同觀鳥會的負責人說 - 「泥土、金屬、身體都是來自大自然」。用魚塘收集的泥手壓出模具,再鑄造出物件,完滿總結最後一節工作坊,而我都好高興藉着今次的機會探索金工的不同領域。

藝術家 | 陳寶鋒

陳寶鋒畢業於香港浸會大學視覺藝術學院,也曾修讀平面設計課程。陳氏自2012年起以小型金屬作為主要創作媒介,透過金工探索人與群體之間的關係。陳氏擅長以物料轉化及機關制作的形式創作,同時熱衷參與不同社區藝術計劃,發掘工藝與社區的關係,並透過品牌Playback Concept實踐以設計集結工藝。

Chan Po Fung.jpg
DSC03519_edited.jpg
第一天 ·【大生圍】

參加者為之後三堂工作坊作準備,畫下喜歡的魚塘景色、在魚塘拾一件喜歡的物品,一步一步製成生活中的器物!

bofung_L2_fishzine_3.JPG
第二天 ·【銅碟製作】

看過美麗自然的魚塘風景,再發揮一下想像力,將看到的花鳥和蟲魚化成作品的一部分!

bofung_L4_fishzine_5.JPG
第三天 ·【鑄造器物】

一步一步鑄造成盛載食物的純錫器皿,紀錄魚塘和漁民的生活痕跡!

spare (1).JPG
第四天 ·【來自魚塘的塘泥】

用塘泥與木框制作成的模具,複製鑄造參加者帶來的物品,鑄造出來的錫器帶有塘泥的粗糙質感,將大生圍的自然質感紀錄下來。

bottom of page